近期新冠肺炎流行,对群众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倡导群众共同行动起来,响应支持国家“新十条”优化政策,科学防控,有序就医,规范治疗,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指引如下。
一、新冠病毒可防可治不必恐慌
随着新冠病毒流行毒株的变化和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广大市民要对疫情防控新阶段的新措施和新冠肺炎预防治疗的基本知识应有了解,心态上既不能过度恐慌,也不能麻痹大意。
1.现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其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国家监测数据证实,90%感染者多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市民朋友无须谈阳色变。
2.目前传播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强,很容易引起家庭和社区传播,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持续坚持防范,不能掉以轻心。
3.做好个人有效防护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市民千万不要马虎大意,有效防护主要包括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手卫生等。
4.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病例优先居家观察治疗,也可以选择集中隔离治疗,以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生活,减轻疫情对于对社会资源的挤兑。
5.接种新冠疫苗对于预防重症、死亡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作用,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的人群应该积极接种疫苗。
二、就医原则是分级分类有序就诊转诊
为了满足疫情期间全市群众不断扩大的就医需求,重点针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普通型病例、重症和危重症等情况分级别明确了就医原则和渠道。
1.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治疗,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可以选择方舱医院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治疗。
2.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心脏病、肿瘤等)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转诊至县(区)方舱医院或者定点医院治疗。
3.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转诊市人民医院。
三、高风险人群是各级政府重点关照对象
兰州市各乡镇(街道)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以下四种情况感染新冠病毒后健康风险最高。
1.年龄<65岁,基础疾病不稳定,且未全程接种疫苗。
2.年龄65-80岁,基础疾病不稳定,无论是否全程接种疫苗。
3.年龄>80岁,未全程接种疫苗。
4.有紧急医疗需求的婴幼儿、孕产妇。
以上四种人群被列为重点人群,对于重点人群感染新冠后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转诊,有紧急医疗需求的可通过急诊就诊。
四、居家治疗要严格遵从防治医学指南
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大量感染者选择居家康复,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对居家期间康复过程进行了科学的规范和明确的界定,事关健康,务须遵守。
1.做好可能发生临床症状和病情的心理准备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根据专家临床经验,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
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从发病第1天到第7天的“症状过程”如下。发病第1天:症状较轻,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发病第2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年轻人高烧至39 摄氏度左右,同时咽部不适感加重。发病第3天: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摄氏度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发病第4天: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很多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不再发热,但仍然咽痛咽痒,部分人开始流涕、咳嗽。发病第5天:体温基本降到正常,但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体乏力仍然存在。发病第6天:不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前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坏,人体通过流涕、咳嗽排出坏死的细胞,可能出现核酸转阴。发病第7天: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阴,普通中青年的发病过程适用于以上情况,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而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老年人感染病毒5天前后,如有明显憋气症状,需用肺部CT影像来诊断是否有肺部感染。
2.居家服药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或咨询医生出现发热症状:推荐治疗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儿童可以选择的退热药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如温水浴等。出现咽干咽痛症状:推荐治疗药物有地喹氯铵、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风解毒胶囊等。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推荐治疗药物有溴己新、氨溴索、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等。出现干咳无痰症状:推荐治疗药物有福尔可定、右美沙芬等。出现流鼻涕症状:推荐治疗药物有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出现鼻塞症状:推荐治疗药物有赛洛唑啉滴鼻剂等。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推荐治疗药物有桂利嗪、藿香正气水/胶囊等。
3.做好消毒和隔离阻断家庭传播
(1)居家治疗尽可能限制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
(2)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带盖的垃圾桶等个人用品和消毒剂。
(3)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4)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时,应当洗手或手消毒。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6)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
(7)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8)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9)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和表面随时消毒。
五、知悉前往医院就诊的身体指征
居家康复的新冠病毒感染人员出现以下情况,要就近选择医疗机构及时就医。
1.12岁以上人群出现下列任何一条症状,要及时就医:
(1)出现呼吸困难或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 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胸部感到持续疼痛或持续压迫感。
(4)眩晕、无法醒来或保持清醒。
(5)皮肤、嘴唇或指甲床苍白、灰色或发青。
(6)原有基础疾病等明显加重。
2.12岁及以下儿童出现下列任何一条症状,要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热(腋下体温≥39℃)超过3天。
(2)出现气促(<2月龄,呼吸频率≥60次/分;2~12月龄,呼吸频率≥50次/分;1~5岁,呼吸频率≥40次/分;>5岁,呼吸频率≥30次/分),除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3)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4)辅助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
(5)出现嗜睡、惊厥;
(6)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六、牢记前往医院紧急就医的身体指征
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需要急诊就医,可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选择合适方式前往医疗机构救治。
1.服用退烧药后仍发烧超过 38.5℃,并持续超过2天;
2.体温 35℃及以下;
3.抽搐;
4.呼吸困难或气促;
5.失语或不能行动;
6.不能苏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7.胸部或腹部疼痛;
8.头晕或意识混乱或精神状态明显转变;
9.虚弱或脚步不稳;
10.孕妇的胎儿活动减少或停止(适用于妊娠期 24 周或以上的孕妇);
11.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呕吐超过 2 天。
七、阳光的个人心态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1.为减少焦虑、恐惧、紧张、烦躁的情绪,可用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
2.保持规律的日常作息及娱乐,良好的心情能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
3.定期与家人、亲属、朋友通过网络、微信等沟通交流,相互支持,相互支撑。
4.如果出现情绪低落或受某些不良情绪影响,可主动与信任的人倾诉获得心理支持,消除负面情绪。
5.必要时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支持帮助。
来源 甘肃交通广播(记者 李敏)